首页财经

养蟹人老杜的二次创业:养“稻田蟹”吃“蟹田稻”

来源网络2020-09-01 08:42:51 9541

  (中国减贫故事)养蟹人老杜的二次创业:养“稻田蟹”吃“蟹田稻”  

  天津8月31日电 题:养蟹人老杜的二次创业:养“稻田蟹”吃“蟹田稻”

  记者 庞无忌 张道正

  58岁的老杜又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2019年,他再次创业,办起了稻蟹立体种养合作社,调整养殖结构的同时,还进行七里海河蟹蟹苗培育。

  老杜名叫杜乃合,是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镇仁凤庄村村民。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开始人工养殖河蟹。杜乃合告诉记者,2017年之前,他在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承包了5000多亩水面搞河蟹养殖。他还与妻子一同开了一家主打“河蟹面”的农家乐,一天能接待2000多位客人,生意做得红火。

  那为什么二次创业呢?这要从七里海湿地的变化说起。

  七里海湿地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河道纵横,沟汊交织,沼泽遍地、苇草丛生,水域面积有3.5万亩,是一叶重要的“京津绿肺”。这里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

  经过一场大雨的冲刷,8月份的七里海湿地水清鸟飞,岸边的野草、芦苇愈发青绿繁茂。这里人烟稀少,是一派纯自然的风光。不过,三年前的七里海湿地并不是这样的。

  由于核心区所有苇田、水面为周边村集体所有,过去长期由承包大户生产经营,核心区被人为分割成若干块。核心区内外还兴建了许多旅游设施和宾馆、饭店、农家院等,常年有大量游人进出。多数承包户从事渔业生产,大规模投放饵料,也对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有些承包户为了扩大养殖水面,私自毁苇问题也时有发生。

  由于大面积苇海、鱼塘的分割经营,加上无法引进水源,七里海的芦苇等植物长期处于干涸和半饥渴状态,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2017年开始,天津市宁河区对湿地内的核心区、缓冲区土地以及全部苇田水面实行统一流转,从而结束了长达近40年的“村自为战、割据管理”的局面。根据规划,七里海湿地实施了水源调蓄、苇海修复、鸟类保护、生物链恢复等一系列工程。

  七里海保护区管委会主任陈力表示,目前湿地内已停止了旅游运营和水产养殖,核心区逐渐成为“无人区”。除核心区外,缓冲区的5个村、2.5万人将分别迁入潘庄、北淮淀两个示范镇,计划2020年底启动移民搬迁。

  人少了,水活了,鱼多了,芦苇更茂盛了,原本一些已经几乎绝迹的鸟类也重新回来了。曾在七里海消失10多年的震旦雅雀、中华攀雀、文须雀、北长尾山雀等珍稀鸟类重新现身。今年,管护人员还一次性观测到1300多只东方白鹳。

  将生态功能重新还给了七里海湿地,但是老杜的河蟹却没地方养了。已经打出品牌的“七里海河蟹”就要消失了吗?像老杜一样,退出水面承包的村民也陷入迷茫。

  在休整一年之后,老杜决定,拿着政府给的经济补偿开始二次创业。不能在水域里养蟹,就在稻田里养,这样既能培育出“稻田蟹”又能吃上“蟹田稻”。2019年,他先是在渤海边承包100亩水面,利用七里海种蟹繁育蟹苗,又在生态红线以外承包260亩土地,并联合6户农民成立了河蟹育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开始专攻稻蟹混养。

  这样一边养殖,一边保护,老杜把这条产业转型之路走通了。去年,他的60亩稻蟹混养试验田亩产值高达8000元(人民币,下同),纯收入也在每亩5000元左右。

  有了老杜的带头效应,稻蟹混养在宁河区迅速推广。宁河区政府成立技术服务组,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指导更多百姓开展立体生态种植养殖。据了解,目前全区已发展16万亩稻蟹混养田,预计每亩可增收500元至1000元,全区总产值可增加1亿元以上。(完)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