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

塞外小城葡萄产业见闻:融合交错 生机勃勃

来源网络2020-08-22 00:01:59 8015

  张家口8月21日电 (肖光明 李洋)初秋时节,走进河北怀来县桑园镇种植的葡萄园,一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

  距离首都北京仅120公里的张家口市怀来县,地处北纬40°世界葡萄种植黄金地带,有上千年的葡萄栽培历史,是享誉中外的“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葡萄酒之乡”。当地以全域旅游的思路发展葡萄产业,将葡萄产业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焕发出勃勃生机。

图为怀来县的葡萄酒庄。 张帆 摄
图为怀来县的葡萄酒庄。 张帆 摄

  葡萄小城:时空纬度下的选择

  京藏高速怀来出口,偌大的葡萄酒瓶标识深深吸引了外地游客的眼球。茶余饭后,从干红、干白葡萄酒的选择,到酒杯端拿姿势,从地理位置到葡萄种植悠久历史,葡萄、葡萄酒都成为“东道主”的主要话题。

  据考证,河北怀来葡萄种植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000年以前。春秋战国时期,怀来县属燕国上谷郡。金代刘迎在《上谷》中的诗句中曾提及,“葡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可见当时的葡萄种植已成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怀来县逐渐被国内外专家认可为中国最佳的酿酒和鲜食葡萄栽培地区之一。

  今年70岁的周佃阳从1979年开始从事葡萄栽培,至今已逾40年,是怀来当地小有名气的葡萄栽培技术“专家”。据周佃阳回忆,以前的怀来县葡萄种植品种单一,只有三两个品种。而最近十几年,葡萄品种越来越多。

  “怀来的气候、土壤都适合葡萄生长。”周佃阳说,怀来县种植葡萄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处北纬40°世界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全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上下一致,在深达十数米的地方,土质依然不变,葡萄因此根系活力强,可以汲取深层养分。

  为了分辨葡萄品种受欢迎的程度和熟悉葡萄品种的习性,周佃阳老人还专门开辟了一块试验田,种植了“辽峰”、“维多利亚”、“春光”、“玫瑰”等30余种葡萄。“各种品种的葡萄都能在怀来的土地上生长,而且果实甜美,这就是大自然的选择与馈赠。”

图为周佃阳老人查看葡萄长势。 李洋 摄
图为周佃阳老人查看葡萄长势。 李洋 摄

  产业融合:打造发展新生态

  1979年,中国第一支干白葡萄酒在怀来县诞生。“怀来葡萄酒”也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良好的地理条件,优质的葡萄酒,造就了怀来县葡萄酒庄一度兴起。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怀来县共有各种类型葡萄酒庄39座。

  2019年5月,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怀来调研时指出,要着力推动葡萄酒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按照国际一流标准编制规划,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探索设立葡萄酒研发、展示、交易中心和国际葡萄酒博览会、葡萄酒学院、葡萄酒协会等,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中国“波尔多”。

  “以前,酒庄只是制作、储存和销售酒的场所,经营和收入情况并不理想。”怀来县瑞云酒庄董事长程朝如此形容以前的酒庄状况。

  据程朝介绍,在怀来县政府的支持下,瑞云酒庄以葡萄酒为载体,以酒庄为中心,致力于发展成熟的集农耕体验、生态饮食、文艺创作及展览、文化研习于一身的社区,在酒庄内相继开设了画廊、博物馆、餐厅及酒庄民宿等场所。从诗酒美学、潮流生活、创意设计、人文场景、手作工坊到艺文体验活动,酒庄不再是单纯的生产、存储基地,而变身成为浸没式人文体验综合体。

  充满艺术气息的瑞云酒庄,建筑均用葡萄园地里起出的石头和本地烧制的红砖垒成,错落有致,自然大气。700多亩葡萄庄园里,同时集合了美食、美酒、咖啡、酒吧、书吧、工坊、会议空间和展览空间。

  北京游客李明已经在瑞云酒庄的民宿里居住了一周的时间,“早起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到被子上,听着树上传来的蝉声,感觉整个人心都静了下来。”

  像李明这样,选择来酒店度假的人员越来越多。自去年开始,酒庄平均每月接待游客达一千余人次,月营业额70多万元,仅2019年10月份的葡萄酒销售就有30多万元。

  根据怀来县规划,该县将借助冬奥会契机,开创中国“葡萄和葡萄酒+生态旅游+康养”的产业大融合新模式,对标法国波尔多、美国纳帕,打造世界一流的葡萄产业集群。

  怀来县委书记孙晓函表示,预计到2021年,怀来呈现给游客的将是15万亩葡萄,20个乡村振兴示范点。葡萄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葡萄采摘观光和酒庄旅游人数达到每年200万人次。

图为葡萄种植户郝忠元正在修剪葡萄。 李洋 摄
图为葡萄种植户郝忠元正在修剪葡萄。 李洋 摄

  夹河村:“串”起乡村腾飞梦

  初秋的怀来县桑园镇夹河村,满山坡的葡萄架上覆盖了白色防雹网,颗颗鲜嫩欲滴的葡萄享受阳光的味道。

  夹河村,之所以以河命名是因为这里是两条河流交汇的地方。发源于内蒙古的洋河与发源于山西的桑干河在此汇合,一同形成永定河之源头。夹河村位于两河交汇的湿润地区,面山依水,土壤肥沃。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小气候,夹河村葡萄种植历史已有上千年,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

  谈起村里的变化,夹河村党支部书记高玉春回忆道,“当时的全国市场,很少有人知道怀来葡萄,即使品质再好的葡萄,也只能在家门口低价销售。”为了打开市场,从19岁开始,高玉春就开始在全国各个城市穿梭,推销葡萄。当时没有手机,就手写纸条,挨个送到各个城市的水果摊贩面前。

  2008年,做了23年葡萄经纪人的高玉春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带头成立了夹河葡萄专业合作社,将夹河村葡萄推向了全国市场。截至目前,共有233户农民入社,葡萄种植总面积40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上千户。

  虽然葡萄销售慢慢好转,但是养在深山人未知的夹河村,一直是高玉春的一块心病。“道路不通,村容环境脏乱差,以前的村子,就好像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站在了垃圾堆上。”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高玉春每次回村,都会为村里的环境叹息。

  2019年,怀来县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与生态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的旅游新业态,夹河村也迎来了转变。作为葡萄种植大村,怀来县投资了3000万元,对夹河村的交通、村街进行了改造提升工程。乡间泥泞的土路改造为水泥路面,村街垃圾进行了集中整治。万亩葡萄园的映衬之下,干净整洁的村庄引爆了乡村的旅游经济。

  郝忠元家10亩葡萄远望一片葱茏,近看果实满架。去年采摘季,他接待游客达到500人次,收益超10万元。

  种了34年葡萄的郝忠元说,之前葡萄销售是一个难题,果农既要管理种植,又要兼顾销售,经常让人分身乏术。现如今,郝忠元的10亩葡萄园旁新修了一条公路,原来低矮的木制葡萄架,也换成了2米高钢管棚架。从去年开始,前来村里参观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葡萄,这让郝忠元笑得合不拢嘴。

  53岁的王黎明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及村庄的变化拍成视频上传网络。他说,以前需要到市场销售的葡萄,现在通过网络也可以销售,村里专门设立了快递收货点,只需两天就可以将新鲜的葡萄送达到全国各地。“现在村里外地游客多了,很多人会走到自己的葡萄园采摘。原来是追着人送,现在在葡萄园就可以等到客人来,日子真是不一样了!”

  对于以后的发展,高玉春勾勒出自己的规划,欲将夹河村打造成葡萄文化基地,让每条街巷都蕴含葡萄的味道。“夹河村今后就是一个露天的葡萄博物馆,吃住行一体发展,让游客永远记住夹河村,记住怀来的葡萄。”(完)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